癌症的真相就是,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!
前央视主持人李咏因癌离世的消息,震惊各大媒体,网友们也纷纷表示:消息来得太突然,不敢相信!
面对生命陨落,除了愕然惋惜,我们更应该警醒。
虽然癌症很可怕,但它也不是不治之症,世界卫生组织提出,通过合理的预防干预,1/3的癌症可以预防;1/3的癌症经过早期诊断和治疗,可以治愈;1/3的癌症治疗后可有效延长生存率。这种以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的战略方针可概括为“三级预防”。
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,指通过人为的干预,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不良生活习惯,从而从病因学的角度消除各种致癌、促癌因素,从根本上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。
近日美国癌症协会(American Cancer Society)为减少每年的新发诊断和癌症死亡病例以及癌症相关成本,在《CA: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》(影响因子高达244.585)杂志上发布了一篇题为“A blueprint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ncer:Targeting established modifiable risk factors” 的癌症一级预防报告,以呼吁各界携手推进全面癌症防控。报告中对已确定但可改变的癌症危险因素概括如下:
烟草和烟草烟雾含有超过8000种化合物,其中有70多种化学物质已被IARC确定为人类和/或动物的致癌物质,可引发包括肺癌、口腔癌、鼻咽癌、食管癌、肾癌、肝癌、胰腺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。大量证据表明,与任何其他一级预防策略相比,烟草控制可以预防更多的癌症死亡。
肥胖和超重是仅次于吸烟的癌症风险因素。女性中60.3%的子宫癌,人群中超过30%的胆囊癌、肝癌、肾癌以及食道癌都与肥胖有关。
酒精是导致癌症的第三大最重要的可调整风险因素,2014年美国6.4%的女性癌症和4.8%的男性癌症与酒精相关。对于某些癌症的影响甚至超过10%,大约有40.9%的口腔癌/咽癌、23.2%的喉癌、21.6%的肝癌、21%的食道癌和12.8%的结直肠癌均与饮酒相关。
报告指出,“钙、纤维、水果和蔬菜摄入过低”以及“红肉和加工肉摄入过高”导致了4.2%的癌症病例。不过,不同的饮食因素与特定的癌症之间的关联差异很大。举例来说,较高的红肉摄入与5.4%的结直肠癌有关,而较高的加工肉摄入与8.2%的结直肠癌有关;较低的膳食纤维摄入与10.3%的结直肠癌有关,而较低的钙摄入与4.9%结直肠癌有关。
报告还显示,据估计,2014年美国所有癌症病例中,有2.9%的病例是由身体活动不足引起的。其中与低运动量“关系最密切”的癌症是子宫癌(约26.7%的病例),其次是结直肠癌。
除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上述五点,另一些因素也不可忽视,包括幽门螺杆菌(胃癌),人乳头瘤病毒(HPV)、乙肝病毒(肝癌)、丙肝病毒(肝癌)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艾滋病)等7种病毒以及3种寄生虫。此外,紫外线辐射、医用电离辐射和氡暴露也是需要注意的预防因素。
2018年1月30日,著名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(Lancet)杂志在线发表了2000-2014年全球癌症生存趋势监测报告,即第三轮全球癌症生存分析(CONCORD-3)。报告纳入了2000-2014年来自71个国家共计超过3750万的癌症数据,分析了包括肺癌、肝癌、乳腺癌、妇科肿瘤、前列腺癌、黑色素瘤、脑肿瘤、血液肿瘤在内的共计18种癌症。
总体来说,全球癌症5年生存率均有提高,但主要还是以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和北欧等发达国家为首,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们有着完善的癌症预防筛查体系,另一方面国外不断推陈出新的新技术疗法、药物,也大幅提升了肿瘤患者生存机率。
高危人群:
年龄50-75岁之间,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的人:
- 吸烟≥20包/年,包括曾经吸烟,但戒烟不足15年者
- 长期被动吸烟者(大于20年,基本每天接触)
- 有(石棉、铍、铀、氡等接触的)职业暴露史者
- 有COPD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者
筛查建议: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
高危人群:
- 乙肝及丙肝现患或携带者
- 肝硬化者
- 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病者
筛查建议:半年进行一次肝脏超声以及甲胎蛋白(AFP)检查。
高危人群:
- 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并有上消化道症状者
- 喜食高盐、烟熏食品者
- 患胃息肉、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反流性食管炎等上消化道疾病者
- 有食管癌、胃癌家族史者
- 原因不明贫血者
- 来自食管癌、胃癌高发区或长期居住者
- 便潜血阳性者
筛查建议: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测,必要时可进行活检。
高危人群:
- 来自食管癌高发区
- 有上消化道症状
- 有食管癌家族史
-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
- 年龄超过40岁
- 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如吸烟、重度饮酒等
筛查建议:每年进行一次内镜。
高危人群:
- 膳食习惯不良者(长期脂肪餐或红肉摄入)
- 有结直肠癌肿瘤家族史者
- 患慢性结肠炎者
- 患结肠息肉者
- 便潜血阳性者
筛查建议:每年进行一次结直肠镜筛查。
高危人群:
- 月经初潮时间早、绝经年龄晚者
- 未婚、未育者、未哺乳者
- 绝经后肥胖者
- 长期精神压抑、心情郁闷者
- 头胎足月产年龄超过35岁者
- 雌激素替代治疗者、长期口服避孕药者
- 乳腺手术或胸部放疗者
-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
- 乳腺肿物或乳头溢液者
- 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史者、既往钼靶致密型乳腺者
筛查建议:40岁以前的女性,一年做一次乳腺彩超;40岁以后的女性,乳腺彩超+钼靶。
高危人群:
- 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(HPV)持续感染
- 性生活过早的妇女
- 自身有多个性伴侣或伴侣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
- 有宫颈病变的妇女
- 有宫颈癌家族史者
- 曾经患有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、艾滋病毒感染或其他性病的妇女
筛查建议:宫颈癌防癌体检的起始年龄一般为21岁(或性生活后3年),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一年做一次宫颈癌的筛查。
从预防、从防癌体检开始
愿我们
要么不会患上癌症
要么可以治愈癌症
要么可以长时间与癌症共处